日媒評普京訪華:中俄圖打破國際秩序 美法媒體同稱「中升俄降」

撰文:洪怡霖 許懿安
出版:更新: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又譯普丁或蒲亭)5月16日至17日國事訪問中國,開展他連任之後的首次外事訪問。多國媒體高度關注,而且關注的方面各有不同。

《華爾街日報》5月16日以《普京訪華將再展俄中團結,但難掩兩國關係不對等現實》為題報道「習普會」,指由於受到西方制裁的困擾,俄羅斯逐漸轉向中國尋求經濟和安全支持,然而在表象之下,中俄兩國關係並不平等。

該報稱,西方官員愈來愈擔心,由於中國協助處於戰爭時期的俄羅斯恢復經濟,俄軍或在消耗戰中戰勝烏克蘭,而歐洲和美國卻難以動員本國工業來抗衡俄羅斯的生產。

《費加羅報》常駐上海記者對普京此行的目的和意義以及中俄兩國的微妙關係進行分析。記者稱,中國領導人歡迎普京的到訪,卻並不打算捲入戰爭。中俄兩國領導人將通過普京的到訪,進一步確認兩國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前建立的牢固的「無上限」夥伴關係。

該報引述一位前外交官評論道:中俄關係是一種建立在面對共同對手的結構性的關係,但日益顯現出不平衡。中國佔了上風,普京隨着依賴性的增強而成為次要夥伴。

普京5月16日在中國進行國是訪問期間,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舉行會議,並簽署聯合聲明加深兩國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1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5月14日稱, 普京訪華是兩國日益結盟的最新迹象,任何調整都不太可能阻止兩國的一連串領域合作加深,兩國會定期舉行軍事演習和外交交流,北京在俄羅斯戰爭問題上的底線也不太可能被改變。

普京5月17日繼續中國國是訪問行程,轉抵哈爾濱參加第八屆俄中博覽會和第四屆地方合作論壇開幕禮,並在場內參觀:

《日本經濟新聞》5月17日以《中俄共謀,與美國衝突的不同面向:普京訪華具有決定性意義》

該報指這次訪問對世界的影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大。西方陣營(美國及其盟國)試圖保護現有秩序,而中俄軸心則試圖打破現有秩序。普京這次訪華決定兩個陣營之間的衝突已深入到無可轉圜的地步。

普京5月16日在中國進行國是訪問,其在北京的行程來到尾聲,他在前往哈爾濱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話別:

《韓民族日報》5月17日稱,中俄領導人在16日發表的《中俄關於在兩國建交75周年之際關於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較2023年發表的聯合聲明加大對美指責力度,並批評美國的「印太戰略」與安全同盟。

該報稱,中俄雙方強烈表現出計劃牽制美國的亞洲政策。此外,朝中俄三國的互動也更加明顯。

普京5月16日在中國進行國是訪問期間,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南海公園喝茶,進行非正式會談:

+2

卡塔爾半島電視台5月16日以《「老朋友」普京與中國的習近平在峰會上加強戰略關係》報道「習普會」。它在小題指出,普京就中國的支持表示感謝,此外,兩位領導人將兩國關係定義為世界穩定的力量。

半島電視台稱,中俄貿易是這次會面的重點。習近平強調,過去10年雙邊貿易增長170%,而且還有擴大的潛力。

普京5月16日在中國進行國是訪問期間,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共同出席「中俄文化年」開幕式暨慶祝中俄建交75周年專場音樂會:

+2